6月7日上午,一列山东中欧班列满载53车货物,从济南董家货运中心缓缓发出,预计9天后抵达阿拉木图集结中心。这是自2018年10月首发以来,开行的第10000列山东中欧班列,山东成为用时最短突破万列的省份。
2018年10月,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中欧班列统筹运营,统一品牌、统一班次、统一平台、统一支持、统一宣传。不足六年,开行量由统筹前的年均不足200列,发展到单年度开行量突破2500列,连续5年刷新开行纪录,2023年居全国第4位。并且,继成渝、西安、河南等先进平台后,以最快速度突破“万列大关”。
从总体布局来看,境内济南、青岛陆海统筹作用显著,开行量占全省总量的72.8%,在临沂、烟台、淄博等市建有二级节点,开行鲁疆班列在新疆建设中转基地,在中亚地区建设阿拉木图集结中心,在塞尔维亚、德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地设立海外仓或办事处。从运营线路看,班列通过满洲里、阿拉山口等8大边境口岸出入境,国际运营线个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。
“中欧班列高效、可靠,能够确保关键原材料及时到达,工厂可以稳定地生产出高质量的轮胎,满足市场需求。”玲珑集团副总裁曹志伟说。
近年来,山东中欧班列持续拓展班列+园区、班列+运贸一体化等新业态,以班列+产业为核心的班列生态圈正加速成势。为中小企业常态化开行跨境电商、冷链等特色班列,累计实现货值超1000亿元,服务外贸企业近2万家。针对上下游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,创新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,帮助企业从金融机构累计获得融资超10亿元。搭建对外合作新平台,规划建设济南集结中心、上合经贸产业园区项目,吸引60余户企业落户山东。
当前,山东中欧班列面临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。从外部看,多变的国际局势为跨境运输通道的畅通带来不确定性。从内部看,国内班列先进平台发展势头正盛。山东省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来逢波认为,要增强发展后劲,必须从优化网络布局、增强与产业融合度、加快培育“班列+”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,寻找高质量发展新路径。